
湘纺小学的学生在学习、制作印染工艺品。 (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湘纺小学教育集团滴水分校的学生在“躬行园”为蔬菜除草。 (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湘纺小学学生在劳动课上制作蛋挞。 (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本报记者 肖中华
今年“五一”小长假,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岳塘区湘纺小学教育集团的孩子和家长一起积极开展剥花生、豌豆比赛等劳动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收获。
近年来,湘纺小学教育集团突破视野局限、场地局限、科目局限,整合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校际资源、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孩子们爱劳动、会劳动、勤劳动。
突破视野局限,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劳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内,而应将视野投向社会。湘纺小学教育集团突破视野局限,积极整合印染、油纸伞、花鼓戏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大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外延。
湘纺小学教育集团的前身是湘潭纺织印染厂子弟小学,不少学生家长曾在湘潭纺织印染厂工作,掌握一定的印染技艺。为了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社会资源,学校秉承“继承优良传统,传承工匠精神”的理念,积极开展《印染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
为让孩子们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的美,学校成立了扎染工坊,老师教学生绘稿、扎花、染色、拆线、清洗、晾晒等,并邀请家长来学校授课。
为检验劳动教育成果,学校组织开展了扎染主题拓展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同学们用所学的扎染技术为妈妈制作一件礼物(T恤、围巾、帆布包等),表达感恩之心。校园里还布置了扎染艺术长廊,陈列一系列扎染成果,吸引众多师生、家长观看并开展经验交流。
“学校已将扎染手工艺项目纳入劳动育人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劳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实现美育、德育与劳育的有机统一。”校长郭芳介绍。
前不久,在岳塘区新视野赛课中,湘纺小学
教育集团的《扎染》说课获得一等奖。
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花鼓戏、油纸伞、皮影戏等的欣赏与制作引进校园,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在提升孩子们动手能力与技能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突破场地局限,整合校际资源
城区学校苦于场地有限,劳动教育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湘纺小学教育集团整合集团各分校资源,扬长避短,互通有无,为全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湘纺小学是一所城区老校,占地面积小,设施不完备,实施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问题。为此,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总校分校现有资源,开发合适的劳动场地和劳动教育课程。
集团本校通过整合调整,腾出一间教室专门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以烘焙为主题的劳动课程授课,建立突出农耕特色的躬行晓食堂,主题式、项目式的劳动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在滴水校区的楼栋之间精心开发出生态养殖园,在开发出来的土地上开展以种植为主题的劳动课程,命名为“躬行园”。竹埠校区和青山校区开辟了以农耕种植为主题的菜地,而正江校区则以果蔬种植为主,辅之以盆栽技术。
学校“躬行”系列劳动实践资源的开发利用,配合班级日常内务整理、卫生、绿植等维护活动,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分工的劳动实践局面,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得到大的提升。
“整个教育集团内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负责养殖、种植的日常维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观、交叉体验,大大拓宽了劳动教育的空间和模式。”郭芳说。
突破学科局限,整合教学资源
劳动教育不只是劳动课的事。为了克服劳动教育课程单一、计划性不强的现状,湘纺小学教育集团突破学科限制,实施学科融合,整合教学资源,迎来了全员、全程劳动教育的崭新局面。
郭芳认为,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体教师、全部学科的共同参与。为此,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除了有以家庭劳动实践为主的生活技能模块之外,还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把劳动实践与情感体悟结合起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如春节“写福字、贴春联”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美满家庭氛围中对中国春联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端午节“读屈原、包粽子”活动中,学生了解了粽子的来历及其意义,浓浓的爱国情感融入劳动中。“红色足迹”模块,把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传承红色精神,树立担当意识。
通过创新实践,湘纺小学教育集团通过学科融合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为目标,设定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低年级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洗澡、穿衣服、整理书包等活动;中年级以“家务劳动我分担”为主题,让学生参与家庭生活中的劳动实践;高年级则以“公益劳动我参与”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公益劳动,既增加了劳动实践机会,又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学科融合整合校际资源,目前学校的劳动教育呈现出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进阶模式状态,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身心健康得到了稳步提升。”郭芳介绍。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